鄞仙姑民间信仰文化初探

来源:来自互联网   时间:2019-06-09   阅读:2040  

      鄞仙姑是流传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汉族民间信仰。仙姑又称为上界仙女、太乙仙姑,被元始天尊封为女医仙姑,协助吴真人行医救人,善治妇人妊娠及小儿诸疾。历史有记载成书于明代初年的《太上慈济仙姑救产妙经》,清泉州道士典藏有木刻本。


最早的仙姑亭建立于北宋,仙姑亭亦称太乙仙姑宫,简称仙姑宫。到了南宋嘉定(1208—1224)年间,泉州太守真德秀在仙姑宫旁边兴建真济亭,仙姑宫并入真济宫。现仙姑宫,在泉州花巷邻真济亭之右,东向,祀鄞仙姑。福建后井的鄞氏宗亲为纪念鄞氏姑祖,也建了仙姑宫。每年农历十二月十二为仙姑诞,泉州仙姑宫及后井仙姑宫都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,演戏、巡镜,以祀仙姑。目前已知福建漳州、晋江,台湾屏东,甚至日本都建有仙姑宫。各地仙姑宫香客络绎不绝,仙姑显灵故事有口皆碑,可见仙姑的影响代代相传、长盛不衰。


 仙姑鄞姓,俗名“阿乙”,南安市霞美镇覆船山下后井村(宋为南安三十二都后井)人。其诞辰农历十二月十二,升天日三月十二。据民间传说,仙姑生前曾行医泉州郡城梦粿巷(今花巷),脱化后被吴真人(979-1036),福建安溪人 ,收为女弟子。按吴眞人50岁时收仙姑为女弟子时间推算,仙姑大概生于北宋(1014-1029)年间。吴真人生前医术精湛,医德高尚,慈惠济世,深受时人尊敬,称神医。清乾隆出版的《安溪县志》载:“宋灵医吴真人故迹,在石门尖麓,真人名夲,字华基,号云冲。生于宋太平兴国四年,由贡举授御使。仁宗时医帝后愈,炼丹救世。”这就说明,北宋帝宋仁宗赵祯在位(1022年-1063)时母后患病,朝廷贴榜宣医,仙姑跟随吴眞人治愈了皇母痈疽而闻名于世,仙姑也被敕封为太乙仙姑。


仙姑信仰肇于宋、成于元、兴于明、盛于清、繁荣于近现代。《南安县志•卷39•志14•人物》就有记载:“鄞仙姑,三十二都后井鄞氏之女。幼有神术,年十余岁,坐机织布,伏睡机上,脱魂郡(泉州)真济铺,漂纱于河沟。乡人入城者见而异之,归告其父母,父呼其名,拍其肩,仙姑在机脱化。郡人神之,塑其像祀于真济宫(仙姑宫)。宋太后患痈疽,仙姑神化药而愈之,敕封太乙仙姑。咸(咸丰)、同(同治)间,郡苦旱,绅士祷告求雨,辄动;又多救产难,迎驾至,闻钟声而立下。”泉州太守真德秀在为真济亭书写匾额时,还为仙姑亭撰写楹联:“愈母后痈疽,帝中简命;悯婴儿苦厄,天乙受经。”充分肯定了仙姑医神的贡献和地位,为仙姑的民间信仰的传播起到重要的作用。


由于朝廷对仙姑的首肯,仙姑神话中带有道教色彩愈加浓厚,如“仙姑在机脱化”、“ 郡苦旱,绅士祷告求雨,辄动”、“ 宋太后患痈疽,仙姑神化药而愈之。”这些描述,把汉族民间信仰的仙姑逐渐纳入庞杂多端的神仙谱系。杨浚的《白礁志略》中列出大量神谱,鄞仙姑已正式纳入吴真人旗帜下,成为吴真人的身传女弟子,从而提高了仙姑信仰的深信度。总之,仙姑信仰之所以具有浓厚的道教色彩,这完全与宋代崇奉道教有关,因为道教与汉族民间信仰的关系最为密切,它的神仙谱系中不少来源于汉族民间信仰。而仙姑传说,是以真人真事为基础的神话,其信仰的形成和发展过程,是与道教有密切关系,她汲取了道教文化中的精华,逐步形成独特的仙姑文化体系。


仙姑短暂的一生虽未及吴眞人和妈祖那么辉煌,但她热爱劳动、热爱百姓、悬壶济世、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和神医事迹,却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,并形成一股巨大的精神力量。仙姑仙逝之后,当地老百姓,特别是鄞氏后人按自己的愿望和理想,进一步把她塑造成为一位慈悲博爱、可敬可亲的女神,其目的仍是为了化育子孙后代和弘扬大爱无疆的精神。泉州太守真德秀亲笔为仙姑亭撰写楹联,以示百姓,也说明历代政治家、思想家和道家都很重视发挥仙姑的教化功能,希望使这一汉族民间信仰成为改良社会风气,褒奖行善积德,庇佑大地苍生的推动力。从这个意义上说,仙姑精神无疑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之一。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鄞碧城写于 2015年1月13日